【果树】乡土彩叶树种--蓝果树


乡土彩叶树种--蓝果树蓝果树别名紫树, 为蓝果树科落叶乔木 。 树高可达30米, 胸径1米以上, 树冠圆形或圆锥形 。 单叶互生, 叶长椭圆形或倒卵形, 长约7.5厘米至17厘米, 宽约2.2厘米至8厘米, 背面疏生细毛;花序腋生, 雄花为伞形花序, 雌花为头状花序 。 花白色, 单性或杂性异株 。 核果长约1厘米至1.5厘米, 径0.7厘米至1厘米, 熟时蓝紫色, 后变深褐色, 外被白粉 。 4月开花, 9月果熟 。
蓝果树树干高大通直, 树形美观, 树冠宽阔, 枝叶茂密, 鲜叶嫩红色, 入秋后转为艳红紫色, 十分鲜艳, 是优良的景观绿化彩叶树种, 也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秋色叶树种 。 落叶层厚, 具有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的功效 。 果熟后酸甜, 不仅人能吃, 也是鸟类喜爱的食物, 是吸引鸟类的首选树种 。 蓝果树生长迅速, 很适宜在草地孤植、丛植, 或于湿润山谷或山坡、湖畔与其他树木混植, 营造风景林, 亦可作为庭荫树或行道树, 更适合在森林公园和自然风景区营造风景林 。 与常绿树配合种植, 秋季红绿相衬, 更显得格外美丽 。
蓝果树的树皮可入药, 树皮中提取的蓝果碱有抗癌作用, 可加工为蓝果酒 。 木材坚硬, 结构致密, 变形小, 不翘裂, 是枕木、建筑及家具的优良用材 。
蓝果树自然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垂直分布在海拔300米至600米的山坡及沟谷 。 散生, 喜光, 幼树稍耐阴, 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湿润土壤, 也能耐干旱瘠薄, 根系发达, 较耐寒 。 在自然界多生于山谷、山坡, 常与甜槠、青冈、青钱柳、江南油杉、冬青、杜英、楠木类等树种混生, 处于上层林冠 。 深根性, 主根粗长, 抗风力强, 寿命长 。
蓝果树主要用播种方法繁殖 。 9月至10月, 当果由绿色略带紫色变为深蓝色至蓝黑色时应及时采收, 过晚种子易散落 。 果实采回堆沤3天至5天, 当果皮软熟后装入筐内, 置水中搓洗, 淘去腐烂的外果皮和中果皮, 在室内通风阴干, 去杂后用沙湿藏 。 播种可冬播或春播, 也可随采随播 。 播种前用清水浸种, 采用宽幅条播, 行距30厘米, 每亩用种量7公斤至9公斤 。 筛土覆盖, 以不见种子为度 。 播后盖草, 翌年春季三四月间可出苗, 发芽率约70%至80% 。 每亩产苗量1.2万株至1.5万株, 一年生苗高1.2米至1.5米 。 蓝果树的移栽宜在秋季落叶后或早春冬芽未萌动前的雨天或阴天进行 。
【【果树】乡土彩叶树种--蓝果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