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士说道:道教养生概论


小道士说道:道教养生概论

文章插图
齐梁的陶弘景说得好:“富贵荣华皆小可 , 于身性命天来大 。”从古至今 , 上至万乘至尊的帝王将相 , 下到温饱难保的贩夫走卒 , 无不把“健康、平安、快乐”这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为人生最重要的追求目标 。显然 , 健康人生、智慧人生、快乐人生也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美好祈愿与最高的追求境界 。当下流行一副对联:爱妻 , 爱子 , 爱家庭 , 不爱身体等于零;有钱 , 有权 , 有成功 , 没有健康一场空 。横批:健康无价!是的 , 健康无价 , 这是现代人对健康重要意义最理性的共识 , 也是最贴切的诠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调查 , 当今社会 , 75%是亚健康 , 20%是病人 , 仅有5%是健康人 。尤其在我国 , 国家卫计委2014年也发布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每一百个15—69岁的人群中 , 仅有不足10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 , 特别是慢性病防治素养较低 。据统计 , 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率的85% , 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 目前我国慢性病高发已呈“井喷”态势 。这些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 环境的污染、食品安全的忧患 , 生活的快节奏等等诸多有害人体健康的环境与生活方式正日益威胁、危害着人们 , 重视健康刻不容缓!
小道士说道:道教养生概论

文章插图
关于健康的重要意义 , 这里有个故事 。话说从前有户人家 , 一日丈夫外出做工 , 妻子在家带孩子 , 料理着家务 。门前却来了三位老人在踱步徘徊 。这女人心地善良 , 想叫他三人进屋喝口热水 , 可男人不在家 , 又忌讳不敢邀请 。中午丈夫干活回来说起此事 。她丈夫也是热情好客的 , 立马到门外邀请三位老人进屋 , 可三老人却说:“我们一个功名 , 一个富贵 , 一个健康只能进去一个 , 不能同时进去 。”丈夫说:“那就让功名进来吧 。”妻子有异议说:“让富贵进来 , 有财富了不更好吗?”女儿反对道:“把健康请进来 , 全家健健康康比什么都重要!”最后决定请健康进屋 。健康起身向她家走去 , 另外两人也站起身来 , 紧随其后 。妻子吃惊地问功名和富贵:“我只邀请了健康 。为什么两位也随同而来?”两位老者道:“健康走到什么地方我们就会陪伴他到什么地方 , 因为我们根本离不开他 , 如果你没请他进来 , 我们两个不论是谁进来 , 很快就会失去活力和生命 , 所以 , 我们在哪里都会和他在一起的!”这个故事足见健康对人生是何等重要 。
小道士说道:道教养生概论

文章插图
然而 , 如何去促进和保障健康呢?归纳起来可分为六大基石:即一、均衡的饮食营养 , 二、充足优质的睡眠 , 三、平和乐观的心态 , 四、适量的有氧运动 , 五、良好的生活习惯 , 六、宜居环保的居住环境 。危害和影响健康的也有六大因素:一、不良的七情六欲情绪 , 二、有害健康的垃圾食品 , 三、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 四、耗神与劳作过度 , 五、不爱运动或运动不得法 , 六、居住或工作环境遭受污染 。毫无疑问 , 这些因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和影响着人的健康的 。由此可见 , 健康养生是全方位的 , 不能去迷信某种功法或某样“灵丹妙药”有全能的神效 , 唯有把健康养生的意识融入贯穿到日常生活中的事事处处 , 时刻注重 , 才能促进和保障健康 。
小道士说道:道教养生概论

文章插图
是的 , 道教养生更是全方位的 , 其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在日常中要加强“营养、保养、修养”的“三养”内涵实质修为 , 这就是所谓的“三分炼 , 七分养”的修行原则;道教养生是有针对性的 , 面对老中青中的病弱与健壮不同类别的受众 , 修炼上是有区分的 。年老的、病弱的是“康复养生” , 年轻的健壮的是“预防养生” 。这两类特征如同治“未病”与“已病”之别 , 治“未病”是病灶基因在萌芽之前就防止消灭了 , 并还不断地去开源节流强化着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 这是实现健康“长治久安”、强本优化的积极治疗 。而“已病” , 则是人体机制机能已发生了“故障”了 , 才进行“灭火式”的应急治标 , 是被动的消极治疗 。康复养生就是后者 。康复养生 , 首先通过相关的修炼功法 , 日常养生的营养、保养的方法 , 对身体逐步地进行祛病、扶弱、复原的炼形强基阶段的修复后 , 方在不断修炼中长功而入道 。预防养生的受众本来体魄健康 , 通过功法修炼全身经络打通后(体内经脉打通很快),经络气血运行逐步加强 , 采气、运化、炼炁直达性命双修的高境界 。康复养生侧重于“导引炼形”的强体筑基动功修炼 。预防养生重点是以“虚静炼性”的静功修为 。道教修炼是法无定法 , 万法归宗的 , 要因人、因材、因地、因时辩证施教 , 方法上辩证修炼 , 结果都能殊途同归 。这就好比大家都选定了去北京的目标 , 有的乘飞机、有的坐火车、有的自驾车、有的骑摩托车…各自交通工具不一样 , 起点与方位不同 , 而到达的终点却是一致的 , 只不过速度与过程有千差万别而已 。
小道士说道:道教养生概论

文章插图
道教养生 , 用传统的说法叫“修行”、“修道” , 其过程有着酸甜苦辣是肯定的 , 欲达到人生长生久视、延年益寿则非一日之功、一时之兴能实现的 , 道教养生 , 是贯穿终身的“持久战” , 正所谓“道者 , 须臾不离也;可离者 , 非道也” 。诚然 , 古人曾云:“知道易 , 行道难 , 行道易 , 得道难 , 得道易 , 守道难 。”欲实现长生久视 , 延年益寿这人生美好的愿望 , 足见“修道”是“路漫漫兮其修远”的 , 要用心、专心、恒心、苦心啊!张伯端在《悟真外篇》中也诫勉道:“大丹之法 , 至简至易 , 虽愚昧小人 , 得而行之 , 则立超圣地 。是以天意秘惜 , 不许轻传非人也 。”说到这里 , 也讲一则故事 。
小道士说道:道教养生概论

文章插图
《搜神记》中有这么一段今人看起来犯傻的故事:有一个人志于道 , 听说焦山中有老神仙出没 , 他就独自进入山中访道 。结果他在山中转悠了七年之久 , 矢志不改地寻觅仙师 。结果老天不负有心人 , 一个机会终于使他遇见了老君 , 他当即要拜师学道 。但是 , 老君也并没马上传给他修真的方法 。而是只给他一个大木钻 , 叮嘱他、让他用这个木头钻子去钻穿山洞前的一个大磨磐石 。那个磐石足有五尺厚 。老君对他说:“你如果把这块石头给钻穿了 , 你钻穿之日也就得道了 。”那个人一听 , 二话不说 , 拿起木钻就去干了起来 。他起早摸黑 , 一共勤苦地钻了四十年之久 , 那块石头终于被他钻穿了 , 好道者欣欣然想:师傅要来带我了 。不想老君站在他面前 , 笑盈盈地说:“恭喜你 , 你已经得道了!”好道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一脸茫然 。老君提醒道:“你到这小溪边照照自己 。”他水边一照 , 自己已年届七十 , 可容貌依然如当年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一样 。这则故事 , 让我们从中悟到了什么呢?应该见智见仁 , 都有所得吧 。
小道士说道:道教养生概论

文章插图
最后 , 借用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大道歌》作本文的结束语吧:
道不远 , 在心中 , 
物则皆空性不空 , 
性若不空和气住 , 
气归元海寿无穷 。
欲得身中神不出 , 
莫向灵台留一物 , 
物在身中神不清 , 
耗散精神损筋骨 。
神驭气、气留形 , 
不须杂术自长生 。
术则易知道难悟 , 
既然悟得不专行 , 
所以千人万人学 , 
毕竟终无一二成 。
神若出 , 便收回 , 
神返身中气自归 。
如此朝朝还暮暮 , 
自然赤子产真胎 。
【小道士说道:道教养生概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