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系数和得房率的关系

【公摊系数和得房率的关系】

公摊系数和得房率的关系

文章插图
公摊面积和得房率是成反比的关系 。
得房率是衡量一套住房实际使用面积高不高的参考因素 。目前市场上约定俗称的得房率标准为高层建筑得房率不低于70% , 多层建筑得房率不得低于75% 。
而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大体情况分为:低层洋房 , 公摊系数在7%到12% , 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 , 公摊系数在10%到16% , 高层住宅 , 公摊系数在14%到24% , 别墅类 , 公摊系数在1%到8% 。
所以两者是成反比的关系 。得房率越高 , 公摊面积越小 , 得房率越低 , 公摊面积越大 。但并不是得房率越高或公摊面积越小 , 就意味着房子的性价比越高或舒适度越好 。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即可 , 不必盲目追寻谁高谁小的问题 。
一般普通多层住宅楼 , 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没有底层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 , 公摊系数在10%到15%之间 , 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 , 公摊系数在17%到20%之间 , 高层住宅相对更高一些 。

    推荐阅读